家电网

“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珍惜纳税信用”系列报道之二

0人浏览   2025-04-22 06:53:00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精准性和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银税互动”便是其中之一。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银行贷款745万多笔,贷款金额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7.8%。

落到口袋里的真金白银给小微企业带来了“及时雨”。近日,辽源市永冠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凭借A级纳税信用等级,成功获得中国建设银行28.7万元信用贷款。该公司是吉林省辽源市重点培育的绿色建材企业,辽源市西安区税务部门为其建立成长档案,在调研时发现,面对建材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该公司日常经营资金周转压力也与日俱增。

“税务部门主动了解我们的资金困境,为我们详细讲解了纳税信用等级被评为B级的原因,辅导我们及时纠正失信情况,让我们重新获评A级。还协助我们办理了纳税信用贷款,缓解经营压力。对我们这类小微企业来说非常解渴,能够按时安排原材料采购和员工工资发放。”永冠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苏胜全说,将在税务部门指导下,进一步夯实合规经营基础、保持A级信用不落榜。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李小荣表示,许多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抵押物等,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银税互动”以纳税信用为基础,使小微企业能够凭借良好的纳税记录获得银行贷款,有效缓解了融资压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银税互动”还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一方面,由于纳税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在“银税互动”中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银行风险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可能会给予这些企业更优惠的贷款利率,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税互动”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间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李小荣认为,为了保持良好的纳税信用,企业需要规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按时足额纳税。这有助于小微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规范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纳税信用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时,会更加坚定其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信念。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获悉,2024年,吉林省“银税互动”纳税人授权申请户数达到5.36万户,同比增长10.7%;“银税互动”平台促成放款笔数3.67万笔,同比增长19.5%;年度授信额度总计达到545.43亿元,同比增长11.8%。

放眼全国,各地税务部门都在积极推动“银税互动”工作。贵州省税务部门将“税务信用云”平台接入贵州省工商联网站,在“税务信用云”平台设立“银税互动”信贷产品“金融超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部门在信用预警服务、信用修复辅导、“银税互动”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引导和监督经营主体规范自身行为、守护信用资产、促进公平竞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来宾市、钦州市、百色市等地,税务部门搭起“税企银”三方沟通桥梁,加大“银税互动”信用贷款对诚信纳税人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纳税信用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也有助于纳税信用的价值增值,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和纳税信用体系不断完善。”李小荣分析,在投资主体角度,纳税信用为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构建了信任桥梁。金融机构需要可靠的信息来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而纳税信用记录正好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信用水平,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心。

在融资主体角度,良好的纳税信用可以成为小微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重要依据,这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物而面临的融资难题,使更多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金融支持。同时,纳税信用为普惠金融体系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公平的信用评价标准,金融机构的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企业规模大小,而是拓展到纳税信用层面。这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使小微企业在金融资源分配中能够获得更公平的机会,激发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和创新精神。(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