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就在菜博会!全国首个蔬菜主题研学综合体,带孩子去过吗?
寿光融媒讯 “原来古人用秸秆给蔬菜盖‘被子’,我们今天用传感器控制大棚温度,原理竟一脉相承!”4月9日,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蔬香里”研学馆内,日照实验初中学生王轩手持温控仪,对比着《齐民要术》记载的“草秸覆菜”与现代大棚数据,惊叹连连。

这座占地1万平方米的农业研学殿堂于3月29日正式开馆,吸引不少学子前来探秘。步入“蔬香门第”展区,贾思勰青铜像手握泛黄书卷,一旁正是《齐民要术》中“窖藏保鲜”的场景。研学课程负责人周少波介绍:“这本农书不仅是历史典籍,更是寿光蔬菜产业的‘基因图谱’。”
学生们在“未来农业”体验区亲手铺秸秆、测地温,感受从“草秸覆菜”到智能大棚的技术跃迁。“看!显微镜下的白菜叶脉像高速公路!”在“微观研究所”,李雨桐的惊呼引来一片围观。透过专业设备,植物维管束的微观世界与隔壁展厅的水培系统形成奇妙呼应。周少波说,这里以“解密科技”为核心理念,设置四大主题实验室:学生们用乐高搭建无土栽培架,化身“小育种师”筛选优势基因,调配营养液破解“水的密码”,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智慧农业的底层逻辑。

“翠耕春土”展区里,摆放着10种古农具。潍坊一中学生张浩然推动汉代耧车,对比智能播种机的作业视频感慨:“木轮变成芯片,但‘精耕细作’的农魂从未改变。”古今对话,正是研学馆设计的深意——在“犁耕春土”“磨碾粗粮”等体验中,具象化激活《齐民要术》的农耕智慧。

“这是嵌着番茄种子的书签,愿你们成为未来的‘育种人’。”种子广场上,周少波为每位学生送上特殊礼物。研学馆独创“文化+科技+生态”三维体系:小学生听“农圣故事”激发兴趣,初中生进“科技解密局”培养思维,高中生则在育种实验室参与杂交实验。日照带队教师刘敏说:“从《寿光蔬菜赋》描红到智慧农场实操,孩子们理解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艰辛与浪漫。”
作为全国首个蔬菜主题研学综合体,“蔬香里”已形成独特辐射效应:与潍坊非遗中心共建传习工坊,联合中国邮政推出联名文创,更吸引十余所高校共建实践基地。4月9日,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与寿光菜博会在蔬香里研学馆举行了“泰山研学小院士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我们不仅要培养知农爱农的新一代,更要构建农旅融合的产业生态。”周少波说。
据悉,“蔬香里”研学馆已入选山东省优秀研学课程,第26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期间将迎来全国百余所学校的万名学子。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王佳声 石如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