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河农贸市场“源头直采”启程发车!畅通产销新通道
大众网记者乔思亚 聊城报道
4月25日下午,随着车身印有“源头优鲜 国企护航”醒目标语的物流车满载江苏射阳县草鱼鸣笛启程,标志着聊城兴农公司周公河农贸市场“渔场直通车”计划正式启动。这是聊城市首次实现农贸市场在产地源头渔场规模化采购,标志着国有流通企业深化供应链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迈出关键一步。

破冰首发,构建共赢生态
“我们之前都是自己头天晚上开车跑到江苏去采购,凌晨返回市场,每天往返费油费时不说,采购量不是很大,价格也不低”。周公河农贸市场登奎活鱼海鲜批发公司负责人说到。
周公河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在市场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分散商户对接源头产地不具有量价优势。如何更好地服务商户、抱团发展成为摆在市场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与市场多家商户座谈、沟通,并实地到江苏考察调研,最终形成了“渔场直通车”计划。
此次首批发车的草鱼鲜品来自江苏射阳县生态渔场,创新采用“国企搭台+批发商户拼单+产地直供”模式,周公河农贸城市场组织8家水产大户开展订单化采购,由周公河农贸城作为统一采买人竞价集采,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努力实现让入驻商户采购成本更低、渔场养殖户收益增长、百姓购买价格更加实惠、市场经营效益提升的多方共赢局面。
“我们周公河农贸城作为优质国企平台,将市场上的订单量集合在我们手上,我们安排车辆、人员直接去源头采买,我们采购量大,还相对稳定,更具有价格谈判优势,通过优化供应链与流通链,市场上的水产行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增收,商户、渔场、市场和商户的良性互动格局。”周公河农贸城市场管理人员彭延军介绍说。
“这个渔场直通车计划想到了我们心里,我们省去了运输成本、时间成本,采购回来的渔产品比我们自己采购价格还要低。这样一算,每年能节省十几万元。”周公河农贸市场刘广奎活鱼批发水产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首航签约的射阳县养殖户合作社,渔民加入直采体系。合作社渔民代表感慨:“现在合作社统一定价,每天订单比较稳定,收入比之前更多了,销路也不愁了。”市场方和合作社帮扶渔民,让他们提升养殖渔场水质,推动生态化养殖标准,提高渔民养殖热情。
通过“渔场直通车”计划,流通环节让利空间进一步释放,新鲜优质水产品以更惠民的价格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产业得发展、从业者得实惠、消费者享红利”的可持续发展。

多维护航,筑牢食安防线
作为聊城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周公河农贸城致力于建设绿色、安全、规范、高效的全品类、全业态、一站式农产品集散中心。作为民生工程,考虑到水产品的保险及产品质量等问题,农贸城特别配备专业淡水鱼运输系统,车厢内温度实时回传监控平台。
市场食品安全负责人介绍“每批鱼都经过渔场快检、装车抽检、到库复检三道关卡,同步录入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现场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指标合格率达100%。即将入驻市场的溯源系统,可让消费者扫码追溯商户及养殖户信息,真正构建起“过程可监控、源头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全链条食安屏障。
改革样本,引领行业变革
这种国企搭建平台、集约化服务的模式破解了分散商户对接产地的难题,为全国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未来,周公河农贸城将持续拓展直采版图,联动更多优质渔场、,以国企之力畅通产销链路,让新鲜、安全、实惠的农产品真正成为连接城乡、助力乡村振兴的纽带,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夜幕中,车身印着"源头优鲜 国企护航"标语的淡水鱼运输车缓缓驶向城区。这座拥有多年历史的国有农贸市场,正通过供应链重塑焕发新生机。直采模式可以带动市场商户降低成本,客流量增长,生动诠释了“降本、增效、惠农、保食安”的改革内涵。这场从渔场到菜篮子的品质革命,正在书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